剪刀叉生活
2012-10-28 23:24:40| 分类:
工作职场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晚上看了高中同学阿腾在空间上新发表的一篇日志(他很少登空间的)——他对自己大三这两个多月来的生活做了一下小小的总结(他们开学比其他院校早),看着他那忙碌紧凑但却卓有成效的安排规划时,突然又觉得自己的大学时光真的过的索然无味,惊不起任何波澜。腾做了不少课题研究,来回奔波于实验室与教室之间;又是学校团工委和年级学生会的干部,社团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还坚持体育锻炼,现在比高中时不知瘦了多少倍。。。。。。才两年的功夫,腾就是又一番脱胎换骨了!遥想当初,我们高中关系好得几近称兄道弟,最后他以超录取线近30分被录进了中山大学最好的专业临床医学,我则败走白城,奔于他乡只身来到中南。于是,本来不是很大差距的俩人在不同环境、相同时间的洗礼下逐渐地拉开差距——这就是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杨煜坤所说的“剪刀叉生活”:同一起点出发,只是一边与另一边所向的方向有小小的不同,无限延伸后那就是天渊之别!
最近看到有关于清华大学精仪系81班本科生、品学兼优的“清华学霸”马冬晗、马冬昕的好些新闻,人家的大学生活那更是不可比拟,但,说实在的,并没有给自己多大的触动,顶多就是唏嘘一下而后又继续自己的日子罢。可腾不一样,他是我身边熟悉之人,当知道他的大学过得是那么充实、丰富、精彩时,仿佛给我一当头棒喝。是的,这种触动才是最为深刻的,正如我们学校那个解决国际数学难题“西潘塔猜想”的本科生刘路,我敢断定,最受影响与鼓舞的绝对是他的室友和同学!
猛然想起一位哲人说过:“世上最大的讽刺,莫过于你始终天真的以为当初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依旧跑在你的身旁” !
是的,人,这一生,终归是要前行的,不见得你要时时刻刻马不停蹄,但也断断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其实,只要你稍加留心便会发现,但凡那些最优秀的人往往亦是最努力、最争分夺秒的,大学里的学习如此,社会上的打拼更是如此!因为越优秀,思想觉悟越高;思想觉悟一旦越高,则越想将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是这么一个见怪不怪的规律。就像新东方的俞敏洪说的: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时就不需要任何继续优秀的理由了!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一部分隐士般的人的追求罢,大部分还是需要与众不同的进取心的。像我们土木专业,找一工作何其简单——昨天跟同学院一大四的学长聊天时,他说他基本上只点了三次头就拿到了中铁五局去的OFFER(面试官看了下简历,稍微聊了几句,就只问了三个问题:“你会不会喝酒?”,“你能不能吃苦”,“你愿不愿意签约”——听过坑爹的,没听过这么坑爹的)!但这种安稳得令你打不起任何精神的工作有意义吗?
生活仅仅只有一次,精彩要靠自己追寻求索,只为求不悔!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